人类学与民族学系研究生培养目标

发布日期:2011-06-23  已被浏览:

培养从事人类学科研教学的高级人才。具体要求是:精深的专业造诣与优良的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,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统摄的人类学知识体系的建构,掌握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科研前沿动态,实地调研、文献分析与理论概括的综合能力,坚实的创新能力和敏锐的现实意识。

 

硕士研究生

 

学习年限:两年至三年。

学分要求:总学分大于等于34学分,其中公共课学分大于等于8学分、专业课学分大于等于12学分、选修课学分大于等于14学分。

综合考试基本要求:与民族史结合的人类学田野调查是本专业的社会实践。为期一个学期。学生须结合今后的学位论文方向,选择适合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调查。考察和调查之前须研读相关文献,形成调查的主题,拟出调查的提纲。调查期间,须重视文献资料、实物资料和访谈资料的收集,须遵循人类学职业道德。调查后,须在调查记录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。教师除了对学生的调查进行指导外,还应到调查地点做必要的了解和指导,以便结合调查记录和调查报告,对学生田野调查这项社会实践的能力和结果进行考核。

科研能力基本要求:应有文献检索和田野调查以及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、综合和理论提升的能力,能按学术规范进行论文写作。应了解本研究方向的发展动态,有良好的问题意识。在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之前,须公开发表一篇与本研究方向有关的学术论文。

学位论文基本要求:

1、在第3学期初确定学位论文选题,并做好开题报告。

2、学位论文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,并经导师小组或研究室审核通过。

3、学位论文应有新事实和新见解,能体现扎实的学术功力和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,并在与有关研究的联系中显现理论意义或应用价值。

 

博士研究生

 

学习年限:三年至五年

学分要求:总学分大于等于15学分,其中公共课学分大于等于4学分、专业课学分大于等于9学分、选修课学分大于等于2学分。

社会实践基本要求:

1、时间:第二学年上学期末或下学期初。

2、方式:结合本专业的学习,考察其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与专业英语的水平和技能。

3、内容:专业基础知识的掌握为:通过调查和检索,收集与本专业科研课题相关的资料和文献。专业英语的水平和技能为:结合本专业科研课题,翻译相关的文献资料。

4、标准:研究课题调研资料报告,须经导师小组或研究室审核通过。相关文献资料翻译,须经导师小组或研究室审核通过。

5、考试形式:撰写调研报告和课题文献资料报告。相关文献资料翻译。

科研能力基本要求:博士学位论文答辩之前,至少有两篇学术论文在核心刊物发表。

学位论文基本要求:

1、要求研究生在第2学年初期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做好开题报告。

2、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,能反映应有的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。

3、学位论文的选题应在导师指导下进行,并经导师小组或研究室审核同意。